清明节前“AI复活亲人”火热 寄托哀思也要避免侵权

最新信息

清明节前“AI复活亲人”火热 寄托哀思也要避免侵权
2024-03-31 13:50:00
清明节即将到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注意到,电商平台上有不少商家提供“AI复活亲人”的服务,价格从十几元到几百元、几千元不等,只需提供照片和音频,就能让照片上已故的亲人开口说话,帮助网友寄托哀思。
  3月30日,在某购物平台上,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联系了多位从事“AI复活亲人”服务的商家。商家告诉记者,“复活”效果不同价格也不同,如果仅仅是让静态照片里的人物实现微笑、眨眼等表情,一般需要二十元左右;如果提供逝者生前的音频文件,克隆声音,让人物“开口说话”,费用在百元左右。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注意到,部分商家会在商品详情页标注“不做人脸识别,只做去世怀念”的提示,对于信息安全是否有保障的疑问,一名商家告诉记者:“我们会严格保护客户的隐私,除非是客户主动要求,我们在做完视频后都会把源文件删除。”
  从事人工智能行业的朱先生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AI技术并不是万能的,用AI制作和还原数字人需要足够的照片视频和声音素材,目前应用的技术能够基本实现嘴唇、眼睛、头部的动态效果,但是并不能使人物每个细节都做到完全相似。”
  值得关注的是,AI“复活”逝者为失去亲人的人们提供一种新的缅怀方式,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伦理和道德问题的关注。
  “如果逝者近亲属通过AI‘复活’的方式对逝者进行追思,法律上是没有问题的,这个也是逝者近亲属的一项权利。”浙江理工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副院长郭兵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但如果没有经过逝者近亲属的同意,就会涉嫌侵权。”
  郭兵解释,“民法典第十三条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同时第九百九十四条也规定,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这就意味着,虽然死者去世之后不享有肖像权等民事权利,但是近亲属是可以主张对这些权益进行保护的。因此,如果逝者近亲属之外的其他陌生人,随便使用逝者的肖像进行AI生成,那么就会涉嫌侵权。”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清明节前“AI复活亲人”火热 寄托哀思也要避免侵权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